编者按: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贵池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全面实施党建大引领、产业大集聚、动能大转换、城乡大统筹、民生大改善、治理大提升“六大行动”;聚力打造产业格局新、发展活力新、城乡面貌新、人民生活新、干部形象新的“五新贵池”。
池州市贵池区,山清水秀,人文厚重。过去五年间,一座座村落脱贫摘帽,起步腾飞;一项项产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依傍一方好山水,贵池在绿水青山中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新、百姓富的发展之路,撑起了池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脊梁”,擘画出“十四五”良好开局的宏伟蓝图。
推动产业集聚 赋能创新发展
工业兴,经济兴;园区强,城市强。池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核心区域,也是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过去五年里,一批装备制造、装配式建筑、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在高新区落地,初步建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池州市骏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顶盖板的研发、生产、加工制作与销售,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试点单位等称号。在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台台机器人正动作娴熟地完成产品组装。
“今年,公司在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线上改进了生产技术,除了产品重量较之以往减轻了30%外,公司还引进自动化机器人,导入自动化装配和自动化检测,减少人员对组装的偏差。”公司工程总监周斌介绍。
据了解,池州市骏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销售收入11593.63万元,利润总额467.48万元。项目建成后销售收入大幅上涨,2020年受疫情影响严重,仍实现了同比增长。
走进池州起帆电缆有限公司,厂房里工人们忙碌地加工各类电缆产品,厂房外一盘盘起帆电缆装车整装待发。作为一家集研发、制造和销售为一体的高端电线电缆企业,起帆电缆在电线电缆行业深耕细作二十余年,凭借规模、质量、研发、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公司入驻高新区后,与高新区签约特种电线电缆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项目于今年5月竣工,起帆电缆将实现年新增36.5万千米特种橡皮绝缘电缆和环保装备线缆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可达65亿元。
2020年8月,起帆电缆与高新区正式签约电线电缆产业园建设项目,生产特种电线电缆和环保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电力电缆等产品,计划于2024年正式投产,届时公司年销售收入将达100亿元,为贵池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提速乡村振兴 巩固脱贫成果
又是一年秋收季,走进池州市贵池区唐田镇尚书村丝瓜络种植基地,当地产业工人正忙着采摘成熟的丝瓜。200余亩丝瓜种植基地,绿色的藤蔓上点缀着一朵朵黄色的丝瓜花,一行行丝瓜架下垂满了长长的丝瓜,在无人机视觉下才看清了它的真面目。
尚书村位于贵池区唐田镇东南,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山区村,2014年被评定为省级贫困村。说起往前的情境,尚书村村委会主任方金莲颇有感慨:“当时村子里是真穷,2014年全村贫困人口发生率10.5%,村民基本以种田为主,没有集体经济,村民没有致富的途径……”
在贫困户增收无支撑的状况,驻村扶贫工作队和尚书村两委认真谋划,先后前往省农科院、浙江金华、石台县小河镇、东至县东流镇及本区周边镇街进行实地考察和咨询,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尚书实际,选择发展丝瓜络项目。
“我们采取‘合作社+大户+贫困户’经营模式,打造村级产业扶贫基地,带动贫困户自力更生。”方金莲介绍,在确定发展丝瓜络产业后,村两委很快组建了尚书丝瓜络种植专业合作社,与石台县惠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保底价收购协议,流转土地208亩(其中贫困户土地40亩),挑选5个有种植经验的大户入社,在全村19个村民组布局5个种植基地,分片带动80户贫困户务工和种植。
产业扶贫基地的建立,既流转了贫困户土地,又带动了贫困户的种植,每亩丝瓜络种植纯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据方金莲介绍,扶贫基地的建立解决了贫困户就业,长短期务工每年收入不低于5000元,同时合作社采取分红方式,贫困户每户约增加500-1000元收入。
为了增加丝瓜络产品销售附加值,尚书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新建8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并与宁波市凯发丝瓜络厂丝瓜种植收购协议,由宁波市凯发丝瓜厂提供机械设备,收购丝瓜。该项目的实施,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每年能够吸收贫困户5人参加长期务工,每人每年务工收入不低于5000元。
曾经的丝瓜,是餐桌上的一盘盘嫩绿可口的菜肴,而对尚书村的村民来说,它更是贫困户的“摇钱树”。截止目前丝瓜络产业共带动80户246个脱贫人口稳定增收,带动脱贫户每年收益约6.2万元,三年共计12万余元。
脱贫,要敢于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方金莲说,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发展丝瓜络种植项目的带动,尚书村的贫困户和村民进一步转变市场经济观念,发挥自我创造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促进贫困户和村民达到脱贫致富。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围绕丝瓜络种植,一幅乡村振兴的蓝图,已经在方金莲心中绘就。
改善人居环境 绘就民生画卷
2021年6月8日,池州市贵池区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贵池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开启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行走在池州市贵池区梅龙镇双岭村,处处可见生机盎然的绿水青山。和风轻轻,流水潺潺,山林翠翠,乡村如画,一幅山情水韵的美丽画卷尽收眼底,谁能想到去年的今天,村里的农业发展被“用水”扼住了咽喉。
“过去村里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田附近的灌溉沟渠因为年久失修造成渠道淤堵,上面水库的水根本下不来。”双岭村党委副书记包双喜说,灌溉沟渠的不通严重影响着村民的农业生产,还影响着村容村貌,如何改造这条影响村民用水的沟渠,将这项民生实事办好,成为双岭村村委会的第一要务。
为了解决农业发展桎梏,2020年贵池区在全区5万亩高标准农田和4.11万亩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为胡家双岭村农民带来福音的小岭冲水库灌溉渠道衬砌工程就是梅龙街道2020年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项目内容之一,渠道总长1700米,涉及双岭村10个村民组,灌溉面积1200余亩。
如今,困扰双岭村老百姓多年的难题得到了解决,沟渠的改造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农业生产条件,百姓的收入提高了,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
除了帮助农民增收,双岭村村委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让乡村告别“脏乱差”,为乡村振兴擦亮美丽“底色”。
中心广场上,一座崭新的小凉亭修建完成。湛蓝的天空下,凉亭颇有韵味,柳条徐徐飘动,一派恬静悠闲的乡村景致。
双岭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克满介绍,近年来村委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来抓,集中开展硬化、亮化、美化、净化、绿化,配套完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卫生室等标准化建设,乡村面貌明显提升。
通过集中整治,双岭村的环境面貌明显改善,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一幅“村村优美、户户整洁、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逐渐绘成。
《贵池答卷》第二季
第二篇:产业集聚走好振兴路
编者按:
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主题,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贵池区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全面实施党建大引领、产业大集聚、动能大转换、城乡大统筹、民生大改善、治理大提升“六大行动”;聚力打造产业格局新、发展活力新、城乡面貌新、人民生活新、干部形象新的“五新贵池”。
池州市贵池区,山清水秀,人文厚重。过去五年间,一座座村落脱贫摘帽,起步腾飞;一项项产业落地生根,开花结果。依傍一方好山水,贵池在绿水青山中走出了一条生态美、产业新、百姓富的发展之路,撑起了池州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脊梁”,擘画出“十四五”良好开局的宏伟蓝图。
推动产业集聚 赋能创新发展
工业兴,经济兴;园区强,城市强。池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是国家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的核心区域,也是承接长三角、珠三角地区产业转移的首选之地。过去五年里,一批装备制造、装配式建筑、新材料、新一代信息技术等主导产业在高新区落地,初步建成了一批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产业集群。
池州市骏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从事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顶盖板的研发、生产、加工制作与销售,先后获得国家高新技术企业、安徽省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试点单位等称号。在公司的生产车间里,一台台机器人正动作娴熟地完成产品组装。
“今年,公司在新能源动力电池生产线上改进了生产技术,除了产品重量较之以往减轻了30%外,公司还引进自动化机器人,导入自动化装配和自动化检测,减少人员对组装的偏差。”公司工程总监周斌介绍。
据了解,池州市骏智机电科技有限公司2020年销售收入11593.63万元,利润总额467.48万元。项目建成后销售收入大幅上涨,2020年受疫情影响严重,仍实现了同比增长。
走进池州起帆电缆有限公司,厂房里工人们忙碌地加工各类电缆产品,厂房外一盘盘起帆电缆装车整装待发。作为一家集研发、制造和销售为一体的高端电线电缆企业,起帆电缆在电线电缆行业深耕细作二十余年,凭借规模、质量、研发、品牌等方面的优势,在国内市场占据重要地位。
公司入驻高新区后,与高新区签约特种电线电缆生产基地建设项目,项目于今年5月竣工,起帆电缆将实现年新增36.5万千米特种橡皮绝缘电缆和环保装备线缆生产能力,年销售收入可达65亿元。
2020年8月,起帆电缆与高新区正式签约电线电缆产业园建设项目,生产特种电线电缆和环保电气装备用电线电缆、电力电缆等产品,计划于2024年正式投产,届时公司年销售收入将达100亿元,为贵池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提速乡村振兴 巩固脱贫成果
又是一年秋收季,走进池州市贵池区唐田镇尚书村丝瓜络种植基地,当地产业工人正忙着采摘成熟的丝瓜。200余亩丝瓜种植基地,绿色的藤蔓上点缀着一朵朵黄色的丝瓜花,一行行丝瓜架下垂满了长长的丝瓜,在无人机视觉下才看清了它的真面目。
尚书村位于贵池区唐田镇东南,是一个以农业生产为主的山区村,2014年被评定为省级贫困村。说起往前的情境,尚书村村委会主任方金莲颇有感慨:“当时村子里是真穷,2014年全村贫困人口发生率10.5%,村民基本以种田为主,没有集体经济,村民没有致富的途径……”
在贫困户增收无支撑的状况,驻村扶贫工作队和尚书村两委认真谋划,先后前往省农科院、浙江金华、石台县小河镇、东至县东流镇及本区周边镇街进行实地考察和咨询,在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根据尚书实际,选择发展丝瓜络项目。
“我们采取‘合作社+大户+贫困户’经营模式,打造村级产业扶贫基地,带动贫困户自力更生。”方金莲介绍,在确定发展丝瓜络产业后,村两委很快组建了尚书丝瓜络种植专业合作社,与石台县惠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签订了保底价收购协议,流转土地208亩(其中贫困户土地40亩),挑选5个有种植经验的大户入社,在全村19个村民组布局5个种植基地,分片带动80户贫困户务工和种植。
产业扶贫基地的建立,既流转了贫困户土地,又带动了贫困户的种植,每亩丝瓜络种植纯收入可达3000元左右。据方金莲介绍,扶贫基地的建立解决了贫困户就业,长短期务工每年收入不低于5000元,同时合作社采取分红方式,贫困户每户约增加500-1000元收入。
为了增加丝瓜络产品销售附加值,尚书村驻村工作队和村两委新建800平方米的扶贫车间,并与宁波市凯发丝瓜络厂丝瓜种植收购协议,由宁波市凯发丝瓜厂提供机械设备,收购丝瓜。该项目的实施,在增加村集体经济收入的同时,每年能够吸收贫困户5人参加长期务工,每人每年务工收入不低于5000元。
曾经的丝瓜,是餐桌上的一盘盘嫩绿可口的菜肴,而对尚书村的村民来说,它更是贫困户的“摇钱树”。截止目前丝瓜络产业共带动80户246个脱贫人口稳定增收,带动脱贫户每年收益约6.2万元,三年共计12万余元。
脱贫,要敢于做“第一批吃螃蟹的人”。方金莲说,通过村集体合作社发展丝瓜络种植项目的带动,尚书村的贫困户和村民进一步转变市场经济观念,发挥自我创造力,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促进贫困户和村民达到脱贫致富。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新奋斗的起点!”围绕丝瓜络种植,一幅乡村振兴的蓝图,已经在方金莲心中绘就。
改善人居环境 绘就民生画卷
2021年6月8日,池州市贵池区乡村振兴局正式挂牌成立,标志着贵池区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开启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
行走在池州市贵池区梅龙镇双岭村,处处可见生机盎然的绿水青山。和风轻轻,流水潺潺,山林翠翠,乡村如画,一幅山情水韵的美丽画卷尽收眼底,谁能想到去年的今天,村里的农业发展被“用水”扼住了咽喉。
“过去村里水利基础设施薄弱,农田附近的灌溉沟渠因为年久失修造成渠道淤堵,上面水库的水根本下不来。”双岭村党委副书记包双喜说,灌溉沟渠的不通严重影响着村民的农业生产,还影响着村容村貌,如何改造这条影响村民用水的沟渠,将这项民生实事办好,成为双岭村村委会的第一要务。
为了解决农业发展桎梏,2020年贵池区在全区5万亩高标准农田和4.11万亩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为胡家双岭村农民带来福音的小岭冲水库灌溉渠道衬砌工程就是梅龙街道2020年农田水利“最后一公里”建设项目内容之一,渠道总长1700米,涉及双岭村10个村民组,灌溉面积1200余亩。
如今,困扰双岭村老百姓多年的难题得到了解决,沟渠的改造大大提升了村民的农业生产条件,百姓的收入提高了,日子也过得越来越红火。
除了帮助农民增收,双岭村村委组织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让乡村告别“脏乱差”,为乡村振兴擦亮美丽“底色”。
中心广场上,一座崭新的小凉亭修建完成。湛蓝的天空下,凉亭颇有韵味,柳条徐徐飘动,一派恬静悠闲的乡村景致。
双岭村党委书记、村委会主任吴克满介绍,近年来村委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作为重点民生工程来抓,集中开展硬化、亮化、美化、净化、绿化,配套完善乡镇便民服务中心农家书屋、卫生室等标准化建设,乡村面貌明显提升。
通过集中整治,双岭村的环境面貌明显改善,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一幅“村村优美、户户整洁、处处和谐、人人幸福”的美丽乡村新画卷正逐渐绘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