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要火,现任安徽省经济与信息化厅软件服务业处处长。主导与推动了中国声谷的建设。
在大数据、计算力和深度学习算法的共同推动下,技术大潮再次汹涌澎湃,已有60年历史的人工智能迎来发展的最好时期。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370亿美元,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达56亿美元左右,寻求智能化变革成为各企业、各区域的首要战略。未来,以科技创新为代表的发展新动能将代替旧动能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人工智能将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
自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写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之后,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并提出三步走规划,2018年1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宣布成立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总体组、专家咨询组,并发布《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18》。截至2018年2月底,全国范围内先后已有包括北京、上海、浙江、南京、天津、苏州以及安徽等在内至少15个以上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印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文件,积极配合国务院相关文件要求,从资金保障、政策引导等多方面给出明确的政策扶持措施。
安徽对此也是高度重视,将人工智能作为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引导各市规划建设产业基地,这两年先后出台了《支持中国声谷建设的若干政策》、《安徽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等,加大力度推动人工智能产品的创新应用。
过去五年,安徽在下好创新“先手棋”的战略指引下,集聚资源、重点打造的部省项目——中国声谷实现了由“站起来”到“立起来”产业翻身仗,如今创新氛围浓厚、产业配套完善、政策资源齐全的中国声谷,正助力安徽实现人工智能产业的中部崛起战略。“目前,就全省而言,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的产值已经达到170亿元,相关产业的产值已经达到700亿元。”安徽省经信厅软件处处长余要火表示,安徽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路上要比其他城市早五年,早在2013年,安徽就建立了部省合作的机制,中国声谷的发展活力也来自于安徽政府“见事早,行动快”的洞见。
“中国声谷5年超前布局赢来的可能只是18个月的发展机遇期。”中国声谷运营单位负责人祁东风表示,2018年是人工智能融合应用的落地年,也是中国声谷发展的关键年,在加快软件、硬件、应用场景的联通后,中国声谷正在创新孕育中部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如今,在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中国声谷正以“科技”为轴、“创新”为轮,对标武汉光谷、美国硅谷,加速前进,加快构筑产业优势,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旗下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城市发展白皮书》显示,排名前五位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和合肥,依托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合肥已经跻身国内人工智能“五强”城市。
“现在,安徽、合肥已经成为工信部支持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省份、城市。就中国声谷而言,今年园区产值预计可以达到670亿元左右,相比去年同比增长30%以上。”省经信厅软件处处长余要火说,未来5年,依托中科大院校、中电科系研究所以及本土龙头企业如科大讯飞、科大国创等技术、人才上的优势,按照工信部统一部署,发挥部省合作的优势,将中国声谷打造成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争取进入全国一流梯队,建设更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声谷。
《易道》由网易安徽倾情打造,以网易视角对话在皖各界精英,探寻品牌共识, 开启网易安徽访谈类栏目新篇章。
安徽“见事早行动快” 中国声谷“起跑提速”
在大数据、计算力和深度学习算法的共同推动下,技术大潮再次汹涌澎湃,已有60年历史的人工智能迎来发展的最好时期。2017年,全球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超过370亿美元,我国人工智能核心产业规模已达56亿美元左右,寻求智能化变革成为各企业、各区域的首要战略。未来,以科技创新为代表的发展新动能将代替旧动能推动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增长,人工智能将作为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引擎。
自2017年“人工智能”首次写入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之后,国务院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并提出三步走规划,2018年1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宣布成立国家人工智能标准化总体组、专家咨询组,并发布《人工智能标准化白皮书2018》。截至2018年2月底,全国范围内先后已有包括北京、上海、浙江、南京、天津、苏州以及安徽等在内至少15个以上不同层级的地方政府印发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文件,积极配合国务院相关文件要求,从资金保障、政策引导等多方面给出明确的政策扶持措施。
安徽对此也是高度重视,将人工智能作为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方向,引导各市规划建设产业基地,这两年先后出台了《支持中国声谷建设的若干政策》、《安徽省新一代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规划(2018—2030年)》等,加大力度推动人工智能产品的创新应用。
过去五年,安徽在下好创新“先手棋”的战略指引下,集聚资源、重点打造的部省项目——中国声谷实现了由“站起来”到“立起来”产业翻身仗,如今创新氛围浓厚、产业配套完善、政策资源齐全的中国声谷,正助力安徽实现人工智能产业的中部崛起战略。“目前,就全省而言,人工智能核心产业的产值已经达到170亿元,相关产业的产值已经达到700亿元。”安徽省经信厅软件处处长余要火表示,安徽在推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路上要比其他城市早五年,早在2013年,安徽就建立了部省合作的机制,中国声谷的发展活力也来自于安徽政府“见事早,行动快”的洞见。
“中国声谷5年超前布局赢来的可能只是18个月的发展机遇期。”中国声谷运营单位负责人祁东风表示,2018年是人工智能融合应用的落地年,也是中国声谷发展的关键年,在加快软件、硬件、应用场景的联通后,中国声谷正在创新孕育中部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如今,在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中国声谷正以“科技”为轴、“创新”为轮,对标武汉光谷、美国硅谷,加速前进,加快构筑产业优势,打造全球人工智能产业高地。
2018年,工业和信息化部旗下赛迪研究院发布的《中国人工智能城市发展白皮书》显示,排名前五位的城市分别是北京、上海、杭州、深圳和合肥,依托国家级产业基地中国声谷,合肥已经跻身国内人工智能“五强”城市。
“现在,安徽、合肥已经成为工信部支持的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重要省份、城市。就中国声谷而言,今年园区产值预计可以达到670亿元左右,相比去年同比增长30%以上。”省经信厅软件处处长余要火说,未来5年,依托中科大院校、中电科系研究所以及本土龙头企业如科大讯飞、科大国创等技术、人才上的优势,按照工信部统一部署,发挥部省合作的优势,将中国声谷打造成世界级先进制造业基地,争取进入全国一流梯队,建设更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中国声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