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源安全关系到国家安全,必须下决心把我国种业搞上去,实现种业科技自立自强、种源自主可控。中国饭碗装中国粮食,唯有把种子牢牢攥在自己手中,才能确保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
“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从古至今的农业发展史证明种业是粮食之基。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粮食种子没有优化,水稻等粮食作物产量非常低,广种薄收,农民吃不饱肚子。解决好吃饭问题始终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头等大事。经过袁隆平院士和他的团队多年刻苦钻研,精心培育,杂交水稻产量成倍增长,经过艰苦努力,目前我国杂交水稻种植面积达到2.4亿亩,可以养活14亿人。有力回答了“谁来养活中国”的问题。
确保种业安全,不断创新培育优良品种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加快种业科技创新,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措施,充分发挥农业科学家团队的自主创新,进行品种研发、良种繁育、示范推广等一体化,产学研相结合、育繁推一体化,加强种业基础性和公益性研究的稳定投入,加快提升种子企业创新能力,支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聚集育种资源,扩大商业化育种规模,同时鼓励和推进种子企业加大研发力度,建立自己的科研育种体系,扶持育繁推一体化种子企业育制种条件能力建设等。加快推进产学研深度结合,加快推进科企合作,引导企业与科研教学单位共建联合创新平台,推进科技、成果向企业转移。加速公共财政支持形成的新技术新品种的转化应用,同时,县、镇政府应以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示范县、高产创建示范片等为依托,强化良种良法集成配套,组织发动农民科技示范户加快推进新品种试验示范与推广应用,提高良种覆盖率。
种优则粮丰,粮安则民安。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种业发展实现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性跨越,从源头上保障了国家粮食安全,实现“中国粮主要用中国种”。尽管如此,我国种业发展基础仍不牢固,还有不少短板,例如玉米育种水平有待提高,功能性水稻研究刚刚起步,一些蔬菜品种依赖洋种子,有受制于人的危险。时下,保障种源自主可控比过去任何时候都更加紧迫,粮食安全这根弦比过去任何时候都要绷得更紧,这绝非危言耸听。(作者:任财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