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安徽 > 正文

安徽农村春节疫情观察:平稳过峰!未出现医疗挤兑!

0
分享至

1月30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消息称:目前全国整体疫情已进入低流行水平,各地疫情保持稳步下降态势。

新年伊始,加之春节期间大规模的城乡人员流动,基层实际情况如何?各地又如何预防、应对感染,度过春节?为此,央广网记者前往安徽多个市县基层卫生院进行了实地探访。

向老人免费派发退烧药

“1月5日开始,基本就没有发热咳嗽的病人了,在这之前我们也定点、定时给村民发送一些布洛芬片。”宿州市砀山县李庄镇卞楼村卫生室负责人张子佩说。

1月28日,央广网记者在卞楼村卫生室看到,卫生室内只有零星几个村民因腿疼腰疼前来就诊开药。“现在村里卫生所的就医条件变好了,有个头疼脑热的,很快就能就医。”今年78岁的云翠霞老人是卞楼村的村民,2022年12月中旬,云翠霞突然发烧身体不适,家人带着她前来就医,随后医生开了一些退烧消炎药带回家,很快便得以康复。

据了解,地处四省交界的砀山县是外出务工人口大县,每年春节前后,有大批外出务工人口返乡。“也就第一波感染高峰就诊的病人比较多,后面基本就没有多少病人了,春节期间村里也没有多少发热感冒的病人。”卞楼村卫生室负责人张子佩告诉记者。

在此期间,卞楼村卫生室组织乡医队伍,每个季度免费给村里65岁以上老人测量血压血脂血糖。2022年12月至2023年1月期间,卞楼村卫生室向65岁以上的老人每人免费发送三片退烧药,累计发放2049片。

建立“红黄绿”三色台账

春节是疫情防控新阶段下的首次“大考”。为此,淮南市寿县设置55个发热门诊,组建425个家庭医生团队,奔赴25个乡镇269个村,精准高效做好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当好人民生命安全健康的“守门人”。

张久标是安丰镇青峰村的村医,每次一接到村民的求助电话,他都会第一时间拎上小药箱奔赴病人家里。“有基础病的患者是重点关注对象,丝毫不能大意。”张久标说,当地高度关注48万乡村群众的身体健康,对重点人群实施“红黄绿”三色分类管理,提前为179657名65岁以上老年人送去“布洛芬”退烧药,家庭签约医生上门提供防疫救治指导,让他们健康有保障。

为对基层医疗资源做到最合理地分配利用,寿县堰口镇建立8418人“红黄绿”三色台账,摸清0-3岁儿童、孕产妇、65岁以上老人底数,由各村负责人牵头,卫生院做好指导,村干部、村医包保落实,通过电话、微信或上门等方式动态监测健康情况,标注红色的重点人群每周巡查不少于3次、标注黄色的重点人群每周巡查不少于2次,并向全镇8044名65岁以上老年人每人发放2粒免费退烧药品。

寿县县委常委、常务副县长李景练告诉记者,今年春节,在上海打拼的40余万寿县人返乡过年,加强外来返乡人员健康摸底,精心做好医疗保障服务,就是织牢基层健康服务网底。

抗疫信心得以大增

方纪新是黄山市祁门县茶厂医务室负责人,“我们的医务室位于城乡结合部,前来就诊的主要是附近居民以及周边乡镇的人员。”

1月30日上午,在该医务室门诊大厅里,仅有两三人在候诊。“高峰期每天大概有160人次前来就诊,现在估计也就40人次左右。”方纪新告诉央广网记者,“幸运的是,自第一波新冠感染以来,在当地卫计委的关心和指导下,即使就诊人次急剧增加,但诊疗药品还是十分充足的。

他表示,在平稳度过了疫情最高峰后,医务室每日就诊人次持续下降,接诊患者中目前也再无新冠发热人员了。

为了保障当地居民及时就医,从除夕开始,合肥市肥西县三河医院20多个科室就一直处于正常接诊状态。这样的工作节奏已持续了一个月左右。

三河医院院长廖剑告诉记者,2022年12月中下旬,当地达到了感染高峰,“刚开始很多人没有主动就医,选择在家观察。导致一部分60岁以上的老年人治疗不及时,造成肺部感染。”一直到今年1月中上旬,该医院出现了大量需住院输液治疗的病人。

“好在我们做好了充分保障,医护人员全员上岗,并未出现医疗挤兑的情况。”廖剑表示,根据市县卫健委之前,原则上65岁以上有基础病的老年人,都会转到县级疾控医院或者三甲医院进行治疗。通过临床诊断,在医治能力范围内的病人,则会做到应收尽收。

廖剑坦言,经此一役,“医护人员和广大群众的救治能力及心理承受力都积累了充足的经验,战胜病毒的信心也增强不少。”

最大限度储备医疗物资

1月29日,央广网记者采访了合肥市肥东县陈集镇卫生院院长周发文。他表示,春节返乡潮并没有带来明显的感染,陈集镇卫生院春节期间就医门诊人数相较于往年同期并没有增加。“毕竟有很多外地返乡人员,但担心的情况没有出现。”周发文坦言。

周发文告诉记者,2022年12月中下旬,陈集镇卫生院已经组织了医护队伍到老年村民家中进行走访调查,同时还向65岁以上老年人发放退烧药、止咳药、感冒药。在此之前,卫生院也做了详细预案,多渠道采购药品,最大限度储备医疗物资,以此抵抗到来的感染潮。

在医疗器械储备方面,作为基层的医疗卫生机构,陈集镇卫生院准备了足够的临时床位和呼吸机、心电监护、指脉氧检测仪、制氧机、氧气储备,能够提供指脉氧检测等治疗措施。周发文介绍,疫情感染高峰期常规的器械可以满足次重点人群、一般人群的治疗需求,有病情加重人群则由镇卫生院安排120救护车,在最短时间内送至县级医院进行治疗。

据统计,陈集镇在高峰中的感染率达到了约90%,其中大多数为轻症患者。12月31日,陈集镇基本度过了感染高峰期。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火了!董明珠,茂名荔枝最强代言人!荔枝可保鲜15天以上

火了!董明珠,茂名荔枝最强代言人!荔枝可保鲜15天以上

化州社区
2023-06-04 16:28:56
日媒:中国榴莲进口激增,出口国越南却提心吊胆!

日媒:中国榴莲进口激增,出口国越南却提心吊胆!

千羽杂谈
2023-06-04 19:24:04
6月份最看好的三个行业,加仓!加仓!加仓!A股主升浪开启了

6月份最看好的三个行业,加仓!加仓!加仓!A股主升浪开启了

程夏夏
2023-06-04 15:09:42
苹果WWDC终极爆料:MR设备将搭载M2芯片 单次充电续航约两小时

苹果WWDC终极爆料:MR设备将搭载M2芯片 单次充电续航约两小时

财联社
2023-06-03 00:52:21
直冲36℃!明起又要大反转!网友:衣柜门都拉烂了…

直冲36℃!明起又要大反转!网友:衣柜门都拉烂了…

掌上金牛
2023-06-04 22:30:49
2023端午节放假通知

2023端午节放假通知

北青网-北京青年报
2023-06-03 20:19:22
中情局长访华后,又一美专机降落中国,中方喊三个“停止、绝不”

中情局长访华后,又一美专机降落中国,中方喊三个“停止、绝不”

均均有声
2023-06-04 16:31:39
河南女市长陈桂玲:击毙情夫后开枪自杀,死前要求开高规格追悼会

河南女市长陈桂玲:击毙情夫后开枪自杀,死前要求开高规格追悼会

松子历史
2023-05-02 15:34:26
李亚鹏:失误把冠军茶叶当普通茶叶泡给客人喝,主办方要赔500万

李亚鹏:失误把冠军茶叶当普通茶叶泡给客人喝,主办方要赔500万

我是晚伯伯
2023-06-02 11:35:35
七绝·试问郎君几时回

七绝·试问郎君几时回

牛锅巴小钒
2023-06-04 15:20:24
林志玲妈妈病情恶化,落泪称妈妈已经忘记了她,后悔自己结婚太晚

林志玲妈妈病情恶化,落泪称妈妈已经忘记了她,后悔自己结婚太晚

素素娱乐
2023-06-03 09:12:12
美机最近时离我海岸线不到50公里,我歼-1 6果断拦截美侦察机!

美机最近时离我海岸线不到50公里,我歼-1 6果断拦截美侦察机!

环球网资讯
2023-06-01 07:46:26
中国包工头在柬埔寨遭斩首,3名嫌犯落网

中国包工头在柬埔寨遭斩首,3名嫌犯落网

列国志
2023-06-04 08:27:57
我国13任国防部长,全都是一代名将,有你家乡的吗?

我国13任国防部长,全都是一代名将,有你家乡的吗?

田林de案馆
2023-05-20 23:01:20
在日留学小哥跟拍日本女优的24小时,拍摄途中被拉进试衣间

在日留学小哥跟拍日本女优的24小时,拍摄途中被拉进试衣间

奇趣故事汇
2023-04-18 15:04:11
武契奇宣布辞职,塞尔维亚进入全面备战状态,军队向科索沃进发

武契奇宣布辞职,塞尔维亚进入全面备战状态,军队向科索沃进发

强国新武器
2023-05-31 14:29:31
24岁的中国人朱佳迪,在麻省理工带领一个团队,研发出仅0.3nm的芯片

24岁的中国人朱佳迪,在麻省理工带领一个团队,研发出仅0.3nm的芯片

谭祖亮科技
2023-05-31 01:19:44
比亚迪之后,又崛起一国产新能源巨头,特斯拉有压力了

比亚迪之后,又崛起一国产新能源巨头,特斯拉有压力了

心能源车资讯
2023-06-04 20:02:56
科学家:银河系中至少存在4个邪恶的外星文明

科学家:银河系中至少存在4个邪恶的外星文明

星空天文
2022-06-03 12:21:40
俄罗斯劝告中国,如果要收复台岛,一定要提防这5个国家背后偷袭

俄罗斯劝告中国,如果要收复台岛,一定要提防这5个国家背后偷袭

惠然观史
2023-06-01 12:03:50
2023-06-05 01:52:49

头条要闻

天津津南区局部发生地面沉降 官方进一步部署应对工作

头条要闻

天津津南区局部发生地面沉降 官方进一步部署应对工作

财经要闻

体育要闻

439场,本泽马追平耶罗并列皇马历史西甲出场次数排行榜第6位

娱乐要闻

李荣浩连续9年为妻子庆生 无生子计划

科技要闻

中国大厂最牛女CEO

汽车要闻

售14.18万-16.88万 2023款亚洲狮正式上市

态度原创

艺术
亲子
旅游
教育
公开课

艺术要闻

JINGART2023 回归北京艺术生态的party 一切都要耐心对待

亲子要闻

跳给爸爸看的?六一演出“辣妈团”火了,穿旗袍跳热舞惊艳众人

旅游要闻

重庆昌都自驾游 这15个景点请不要错过

教育要闻

蓝海变红海,高考志愿填报咋就这么火?

公开课

40岁广东男子,每晚夜跑6公里,一年后: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