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2016年4月24号,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六安市金寨县大湾村考察,深情寄语:“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一个不能少,特别是不能忘了老区。”八年来,全国各地的革命老区,利用当地红色资源和绿色资源优势,明确“红”“绿”结合发展思路,走出一条有革命老区特色的乡村全面振兴之路。
阳春四月,乘着习习春风,安徽广播电视台综合广播联合湖南、河南、贵州、江西、河北、福建、江苏、吉林8省新闻广播,共同推出全媒体报道《红土地上绿成林》,敬请收听收看!
今天请听第一篇《金寨:“红”“绿”融合 绘就乡村振兴新画卷》,采制安徽台记者汪菲,金寨台记者潘项南。
春和景明,茶香飘溢。春日的大湾因“茶”而忙。5000亩标准化茶园里,茶农抢抓农时,采摘鲜叶;茶厂内,炒茶机器片刻不停歇,工人忙碌在炒制、烘焙各个环节。
金寨县蝠牌茶旅有限公司销售经理南英平热情接待着游客和采购商。
南英平:政府近几年把老茶园改造、新茶园扩建,门口还有一个茶企。我想拓展我们的茶叶销路,开发一些跟茶业有关的研学,带动农户增加收入。
从常年在外务工到六年前返乡在茶企上班再到销售经理,南英平和大湾一起成长。如今,她的人生规划里不仅有自己的好日子,还有了更多的父老乡亲。而大湾村的振兴故事,也得从这抹茶绿说起。
2016年4月24号,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大湾村考察,与当地干部群众共商脱贫攻坚大计。总书记的到来,给这个大别山深处的闭塞山村带来了发展的希望与信心。大湾村因地制宜,走出了一条“山上种茶 家中迎客 红绿结合”的特色振兴之路。
大湾村党总支第一书记余静:按照总书记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产业发展至关重要,扭住发展的牛鼻子,绿色发展产业。
2023年,大湾村实现茶叶收益1500万元,茶厂带动400余户村民就业增收。
茶香四溢的大湾村“山门”大开,建酒店、民宿、农家乐50余家,游客接待中心、大湾农产品展销中心等,全力给游客提供舒适的游玩体验。
大湾村春山·湾留居民宿负责人程本俊:大湾的基础设施,像交通、网络不断优化,来的游客越来越多。
如今的大湾,每年吸引游客50万人次、创旅游收益70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由10万元增加到241万元,群众人均年收入由7120元增长至17866元。
大湾村党总支书记何家枝: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大力实施茶旅融合发展项目,同时发展好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把乡亲们的生活“愿景”变成现实“美景”。
曾经的脱贫攻坚“硬骨头”,已转变为增收致富的幸福乡村。大湾村的嬗变是金寨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缩影。
金寨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人民军队的重要发源地”。红色文化和绿水青山是老区发展的底气,“红绿交融”正成为金寨推动乡村振兴的“金钥匙”。
“十万剧场”演出现场……
在金寨县汤家汇镇“十万剧场”内,一场以立夏节起义为主题的红色演出正在上演,游客换上不同服装化身剧中人物,沉浸式体验感受。
游客黄文丽:非常新颖,沉浸式互动演出将人带回战火纷飞的年代,更加深刻地感受到革命先烈爱党爱民的情怀。
统筹红色资源,汤家汇镇着力打造“红色小镇”,年游客接待量超过30万人次,成为推动镇村经济发展的新动能。
汤家汇镇汤家汇村党总支书记杨勇:开展红色旅游教育培训和特色农产品销售,带动了周边群众发展餐饮、住宿,让更多的群众享受到红色资源带来的红利。
2023年,金寨县共接待游客1500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100亿元。
乡村旅游蓬勃发展的同时,当地还立足区域资源特色,精心谋划设施农业、中药材种植、蚕桑养殖等多元产业项目,奏响乡村振兴曲。
走进金寨县梅山镇徐冲村设施农业示范基地,大棚内各种蔬菜也踩着春天的脚步,迅速生长。去年3月,金寨开垦生态农业有限公司来到这里,流转土地1300多亩,建起了30多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大棚。
公司负责人胡建喜:选择到金寨,因为这里的水好生态好,金寨本身也是个品牌,我们看好品牌效应。
现代农业让“秋收”变为“四季丰收”,徐冲村100多名群众实现家门口就业,年均增收3至4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每年也可增加20余万元。
村民彭良玉:在家带孩子的不能出门打整工的,10块钱一个小时。
不忘殷殷嘱托,坚守老区底色。八年来,在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金寨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金寨干部群众牢记嘱托、感恩奋进,在红土地上书写“绿文章”,一幅产业兴旺、生态宜居、生活富裕的乡村振兴图景正在全面铺展开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