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易首页 > 网易安徽 > 正文

半月谈 | 城湖共生:绿了巢湖八百里

0
分享至

青山隐隐,候鸟翩跹,八百里巢湖波光潋滟,仿若镶嵌在长江中下游的一颗明珠。

作为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巢湖兼具维护生物多样性、调蓄洪水、保障供水等重要功能。近年来,安徽省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巢湖重现水清鱼跃的生态,生物多样性显著提升。与此同时,安徽加快生产生活方式绿色转型,着力创建有特色的环巢湖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先行区,探索城湖共生新路径。

位于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的十八联圩湿地

破解大湖治理之困

“破解大湖治理之困,每一步都伴随着改革和创新。”巢湖研究院院长唐晓先说。

20世纪90年代以来,巢湖流域的社会经济高速发展,对巢湖生态系统形成巨大压力。打小生活在巢湖岸边的村民李业炳提起巢湖的生态变化,总是充满感慨:“那段时间一到夏天,巢湖蓝藻的味道熏得人都不敢靠近,湖里的鱼越捕越少,沟渠里流的水颜色发黑……”

2012年,安徽省专设治理巢湖的管理机构——安徽省巢湖管理局揭牌。

“从‘九龙治水’到树立‘一盘棋’思想,上下游协同,各部门配合,形成系统治理合力,共同擦亮巢湖生态名片。”合肥市巢湖风景名胜区管委会副主任赵志强说。

2021年,总投资151亿元的巢湖流域山水工程入围国家“十四五”首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巢湖流域探索“一湖两带八区”生态系统保护修复新机制,从一湖之治拓展到流域之治。

“蓝藻水华是巢湖生态治理的难点。沿湖收集来的藻水在这里通过自动化脱水技术处理,藻渣可以制成有机肥、生物质塑料等,实现资源循环利用。”在合肥市塘西河藻水分离站,合肥市包河区生态环境分局副局长张从进说,“污染在水里,源头在岸上。我们推进水岸共治,加大源头治污,实施点源、线源、面源、内源‘四源同治’,巢湖正在走出蓝藻困局。”

在安徽省巢湖管理局的数字巢湖系统平台,依托大数据、云计算等数字技术,巢湖流域主要干流、支流的地理信息以及湖泊水质、水量、蓝藻水华等情况一目了然。“通过生态环境、水利、气象、国土等跨部门数据共享,搭建数据模型,可以及时对湖泊水质情况进行溯源分析。”唐晓先说,“我们正在推进数字技术在湖泊治理中的场景创新应用,进一步提升巢湖生态治理的科学化、智慧化、精细化水平。”

守护“地球之肾”

蓝天碧水间,芦竹摇曳、百鸟争鸣。位于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的十八联圩湿地重现勃勃生机,优美的生态、丰茂的水草让这里成为候鸟的理想栖息地,也成为摄影爱好者的“新宠”。

“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历史上,环巢湖大规模的围湖造田运动导致巢湖流域湿地大面积萎缩,湿地生态系统急剧退化。”合肥十八联圩生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负责人李家政说,“围绕生态湿地蓄洪区建设目标,我们加快湿地生态修复,恢复生物多样性,同时发挥湿地净化水质、蓄洪调节等生态功能。”

“在湿地修复的过程中,我们依据候鸟和鱼类等不同类型生物繁殖、觅食的特性,营造出生态渗滤岛、深水区、浅水区、季节性草滩等7种生境。”李家政惊喜地发现,入冬以来,陆续来了100多只小天鹅,难得一见的东方白鹳、青头潜鸭、黄胸鹀等珍稀鸟类也成了这里的“常客”。

“水清了,鸟来了,老人孩子没事都喜欢到巢湖岸边游玩。”几年前,身板硬朗的李业炳加入了巢湖湿地护林员队伍,早起沿着巢湖巡逻、查看湖边生态林长势、提醒游客注意安全。“我们这代人靠水吃水,巢湖透支太多,我们有义务保护好它,为子孙后代留下绿水青山。”李业炳说。

“湖和人一样,累了也需要休养生息。”合肥市肥东县长临河镇村民王仕和回忆着,2020年元旦,巢湖宣布禁捕。从打鱼到护鱼,那天起,王仕和“洗脚上岸”,结束了风里来、雨里去的打鱼生涯。“孩子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工作,我们搬到镇上居住,日子过得很踏实。”

休渔养湖、治河清源、修山育林……随着环巢湖十大湿地生态修复,巢湖水质持续改善。监测数据显示,2023年1月到6月,全湖平均水质达到Ⅲ类,是1979年有监测记录以来的最佳水平。

从一湖之治到城湖共生

在保护绿水青山的同时,合肥市积极探索生态产品价值实现的多元化路径,描绘碧水、安澜、富民的生态文明新画卷。

生态农业、竹海观光、自驾越野……在巢湖南岸,一道美丽的风景线串联起沿途的城市、乡村、湿地和森林,游客自由穿行于青山绿水间,畅享美好生活。合肥市庐江县文化和旅游局局长苏荣说:“县里加快完善旅游基础设施,探索美丽经济新业态、新模式,让生态红利惠及更多群众。”

“我们积极探索发展‘湿地+’生态农业,依托巢湖岸线百里生态风光带,谋划发展生态湿地旅游和科普研学游,带动村民增收致富。”李家政信心满满地说。

随着我国第二条南北水运大动脉——江淮运河的开通,千吨货轮上游可通过淮河水系连接中原,下游可通过巢湖进入长江,直接通江达海。

逐绿而行,以绿生金。安徽加快创新驱动培育新质生产力,壮大新能源汽车、先进光伏和新型储能、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装备、生命健康等一批优势产业集群,提升集成电路、新型显示器件、人工智能、先进结构材料4个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能级,激活绿色新动能。

安徽省发展改革委国民经济综合处处长陶宗华表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绿色化、低碳化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环节。实践证明,高质量发展与高水平保护之间相得益彰。”

相关推荐
热点推荐
泪流满面的发帖!爷爷每多活一天,就能为家里带来566元的收入…

泪流满面的发帖!爷爷每多活一天,就能为家里带来566元的收入…

火山诗话
2025-05-09 14:23:17
长沙一金丝楠木展厅突起火,当地通报:未造成人员伤亡,起火原因正调查

长沙一金丝楠木展厅突起火,当地通报:未造成人员伤亡,起火原因正调查

大风新闻
2025-05-11 12:06:31
明天,大消息将落地!下周,注意这个方向!

明天,大消息将落地!下周,注意这个方向!

钱眼
2025-05-11 19:15:49
被哄抢,周鹏下家4选1,任骏飞加盟新球队,杨鸣被名记团队嘲讽

被哄抢,周鹏下家4选1,任骏飞加盟新球队,杨鸣被名记团队嘲讽

乐聊球
2025-05-11 08:58:40
胡赛激战美航母,美战机坠海,让中国明白了:美军不止武器出问题

胡赛激战美航母,美战机坠海,让中国明白了:美军不止武器出问题

胖福的小木屋
2025-05-11 00:11:29
男童失联最新消息:悬崖闻到臭味,救援指挥部发声,父母很崩溃

男童失联最新消息:悬崖闻到臭味,救援指挥部发声,父母很崩溃

阿芒娱乐说
2025-05-12 00:14:51
努诺遭森林老板现场质问,内维尔声援努诺:不忍了!今晚就辞职

努诺遭森林老板现场质问,内维尔声援努诺:不忍了!今晚就辞职

直播吧
2025-05-12 01:18:11
5月起,中国或将迎来“四大降价潮”!有人松口气,有人却更焦虑

5月起,中国或将迎来“四大降价潮”!有人松口气,有人却更焦虑

搬砖营Z
2025-05-09 21:51:39
稀土走私链调查:背后勾结、转运、伪报,细节惊人曝光

稀土走私链调查:背后勾结、转运、伪报,细节惊人曝光

晓风说
2025-05-11 13:14:23
5月11日晚间,多家上市公司发布重大利好利空好消息

5月11日晚间,多家上市公司发布重大利好利空好消息

A股数据表
2025-05-11 18:11:17
她们一边做饭一边卖淫

她们一边做饭一边卖淫

法律读品
2025-05-05 17:24:28
这才是原相机!路人镜头下明星现原形,皮肤下垂暗沉,老得认不出

这才是原相机!路人镜头下明星现原形,皮肤下垂暗沉,老得认不出

体育官已上任
2025-05-11 08:59:21
江疏影和张近东父子的瓜!

江疏影和张近东父子的瓜!

八卦疯叔
2025-05-10 10:15:03
阿里首席人才官蒋芳发布福利,网友炸锅!

阿里首席人才官蒋芳发布福利,网友炸锅!

天天开柒
2025-05-11 19:31:30
上个月,我去了趟越南回来后,我只想说:能不去就尽量别去!

上个月,我去了趟越南回来后,我只想说:能不去就尽量别去!

访史
2025-05-08 19:51:18
阿纳斯拉巨石之谜

阿纳斯拉巨石之谜

喜之春
2025-05-11 11:13:28
王俊凯刘美含翻车背后:没有让利,就不要做“闲鱼”人设

王俊凯刘美含翻车背后:没有让利,就不要做“闲鱼”人设

娱乐资本论
2025-05-11 21:28:30
国产发动机热效率直逼50%,“亩产三万斤”的风气得压一压了!

国产发动机热效率直逼50%,“亩产三万斤”的风气得压一压了!

少数派报告Report
2025-05-09 11:21:42
有奶就是娘!墨菲和赵心童签同一公司,转变态度夸赵心童夺冠很棒

有奶就是娘!墨菲和赵心童签同一公司,转变态度夸赵心童夺冠很棒

三十年莱斯特城球迷
2025-05-11 12:21:04
人生赢家!30岁国羽奥运冠军美丽妻子晒孕照,贾一凡:幸福惨了

人生赢家!30岁国羽奥运冠军美丽妻子晒孕照,贾一凡:幸福惨了

李喜林篮球绝杀
2025-05-11 16:10:10
2025-05-12 01:31:00

头条要闻

14名北大学生联合报案 被称为"跑圈第一骗"的男子获刑

头条要闻

14名北大学生联合报案 被称为"跑圈第一骗"的男子获刑

财经要闻

重庆一家人把755亿巨债留给了股民

体育要闻

分手7年之后,汉堡终于原谅了德甲

娱乐要闻

刘美含翻车背后:不要做“闲鱼”人设

科技要闻

首款折叠屏iPhone,有新消息!

汽车要闻

空间表现是优势 极狐T1将于5月底正式亮相发布

态度原创

本地
旅游
艺术
公开课
军事航空

本地新闻

非遗里的河南|汴梁鸢舞千年韵!宋室风筝藏多少绝活

旅游要闻

热闻|清明假期将至,热门目的地有哪些?

艺术要闻

故宫珍藏的墨迹《十七帖》,比拓本更精良,这才是地道的魏晋写法

公开课

李玫瑾:为什么性格比能力更重要?

军事要闻

印巴停火后互称击落对方无人机

无障碍浏览 进入关怀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