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马鞍山市政务服务中心,市民张先生一键提交证明所需材料,“边境通行证”很快就到手。
无需携带任何证明材料,刷脸即可办理“边境通行证”,这样的便利,是马鞍山以政务革新服务民生的鲜活缩影。
如马鞍山这样为市民打造出的“一键便利”,在安徽随处可见。
在芜湖,像居民用水、用电、用气等日常琐碎事,当地接入“一件事一次办”,从“一表受理”到“一窗通办”,“微改革”让市民共享更多的改革红利。
个体户创业,要办的手续比较繁杂,怎么办?“一次办”!安徽在全省开展“一屏注销”改革,为个体工商户提供“一窗受理、一套材料、一次申请、一屏注销”服务,把个体工商户的急难愁盼解决在“窗口”、化解在“屏端”。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人民的“呼声”,就是改革的方向。
2020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安徽考察时强调,要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扎实推进民生工程。
牢记殷殷嘱托,浓墨重彩写“民生”。这些年来,安徽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改革的重中之重来抓,让民生实事从“为民作主”到“由民作主”,让“民意”更“满意”。
“民意”哪里最集中?互联网时代,人人上了网,“民意”也就跟着上了网。安徽创新推出覆盖省、市、县三级的“民声呼应”平台体系。“一根网线”串联千家万户,更汇聚民意诉求,通过广泛集民声、快速解难题、跟踪抓督办,让老百姓的反映件件有“回应”,事事有着落。截至目前,全省《民声呼应》类载体累计刊载并直接推动解决群众诉求6.48万个。
反映有效,留言被关注……在安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就是省委关注的头等大事。幸福就是靠着这样的“双向奔赴”来升温的。
从省委领导带头公开接访下访,推动领导干部阅批群众来信常态化;到在调研中频频深入农村,走进农户,与村民们坐在一起问需求,香樟树下唠家常,在面对面交流中听民声、聚民意,把人民群众的愿望、盼点等融入改革的举措当中,安徽始终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贯穿到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各方面。
细数“我身边的改革”,桩桩件件都贴近群众的心坎。家门口的老年人“助餐点”,聚焦妇女、儿童卫生健康问题全年实施的健康口腔行动,不断涌现的社区嵌入式养老服务机构,越织越密的“三公里”就业圈……牢记嘱托,感恩奋进,每一件都是群众乐见的。江淮于奋进中勇闯改革新路,在不断破难题、克“坚冰”中升温民生幸福,擦亮民生底色,让民生之路越走越实,奋进之路越走越宽。
民生关切,就是政之所向。实践一再证明,强民生,暖民心,就要往细处落,多到群众身边走,进得了门,认得了人,接得住事,既要重“时效”,更要看“实效”,事无巨细办好民生实事,一点一滴厚积民生大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