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乌振翅,蝉鸣不歇,今年入秋后的合肥仍盛暑难当。火热的日头下,两道人影缓步前行,淡蓝的制服,深蓝的手提袋,仿佛蓝色水滴融进了金色的海洋。
“还有几个? ”张敏微微侧身。“这个结束后,便是最后一人了。”王芳芳没有转动身躯,被烘烤下的声音细若蚊蚋,很快便蒸发于空气中。
张敏和王芳芳,是建行合肥钟楼支行营业部的两位副行长。一个分管普惠业务,服务着个体工商户和小微企业;一个分管个人金融业务,为许多家庭的财产保值提供着保障,她们在前所未有的炎热初秋并肩行走在大街上,为着同一个目标奔波。
一天前,一位中年男士踏着热浪急匆匆走进合肥钟楼支行营业部大厅, “我姓陈,我父亲卡过期了,能进钱吗?”“老人腿不能动,我来办可行?”男子把手上攥着的被汗水浸透的鸭舌帽夹进怀里,手从口袋里掏出身份证和银行卡。“先生,您不用担心。这种情况我们可以安排上门核实,无误后然后您替他办理即可。”网点副行长张敏见状立即迎上去接待。“好的,好的,那就拜托你们了,我就猜到你们有解决办法,但不当面问清又哪敢放心?”男子长舒了一口气,像是在烈日下寻到了一处阴凉栖所。待送走再三确认的陈先生,张敏立刻去往办公室和王芳芳一起安排时间,准备为包括这个客户在内的几个客户上门服务。
第二天,她们也如约前往客户的住处。那是一条老城区狭窄的小巷,巷口的石板路已经被岁月打磨得光滑,阳光透过枝叶的缝隙,落在两人的肩头,像是给她们的制服镶上了一层淡金色的边。
“爸,建行的同志来了!”鸭舌帽早早便探出门来,将二人迎入。老人坐在藤椅上,缓缓抬起头,昏暗的眼神中流出一抹惊喜。他试图站起身,但还是没能成功。“哎呀,王行长,真是好久不见了!没想到你亲自上门。”王芳芳在一刹那惊愕后也恍然明悟,也许银行的故事不仅是数字的排列重组,更是一个个生命的相遇和重逢:“陈老,没想到是您啊。咱们这么多年老朋友了,这点小事算不得麻烦,方便客户就是我们的服务。”老人笑呵呵地说道:“哎呀,这次真是劳烦你们了,我这老骨头行动不便,麻烦你们跑一趟。”
屋内一台老式空调在吱呀声里吐息,王芳芳和张敏先是和老陈拍了合照,接着由张敏指导老陈的儿子准备相关材料,并亲自核对每一个字,王芳芳则陪老人聊起天,记忆在屋内碰撞回荡。
业务办理结束后,街上的热浪稍有平息,王芳芳伸手挡在额头上,眯眼看着远处的天际线,张敏则抿了抿干涩的嘴唇,感受着稍稍凉了些的微风,但很快她们的身影便再次渐渐融入炙热的阳光里,只留下“还剩一位”的坚定和承诺。
(本报记者:亓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