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电子产品普及
看手机、玩电脑、刷视频
并不仅仅只是大人们的日常
孩子每天近距离用眼时间明显增加
眼睛也开始亮起了“红灯”
出现频繁眨眼、揉眼、眼睛红痒等症状
不少家长往往认为是近视加重或过敏所致
却未意识到这也可能是干眼在作祟
事实上,「干眼」并非成年人的“专利”,儿童同样会被其困扰,且发病率逐年呈现上升态势。
据统计,全球干眼发病率为5% -50%,我国18岁以下青少年干眼患病率达18.7%,即平均每10个孩子中就有近2个患有干眼,儿童干眼问题不可轻视。
儿童为什么会出现干眼症?
干眼为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是由泪液的质、量及动力学异常导致的泪膜不稳定或眼表微环境失衡,可伴有眼表炎性反应、组织损伤及神经异常,造成眼部多种不适症状和(或)视功能障碍。
1、用眼过度
由于日常盯着电视、平板电脑、游戏机等电子产品的时间增加,注意力高度集中,导致孩子眨眼频率下降、不完全眨眼增加,而眼泪主要是靠眨眼涂在眼表,每一次眨眼都给眼表刷了一层泪液,但随着眨眼次数减少,导致眼表暴露增加,泪液蒸发速度加快,长此以往就会发生干眼。
2、眼表组织结构脆弱
儿童因眼表组织结构脆弱,过敏发生率比较高,且经常使用抗过敏药物。过敏会影响整个眼表上皮细胞,进而影响泪液中黏蛋白层,导致泪膜不稳定,影响眼表,引发干眼。
3、屈光不正
儿童的近视或远视、散光未被矫正时,容易出现视疲劳,甚至会导致眼表慢性炎症性反应的发生,以及眨眼频率的变化,这些因素都会直接影响泪膜的稳定性。
4、其他因素
其他因素比如环境空气干燥、睑缘炎、眼蠕形螨感染、营养不均衡、睡眠不足、长期配戴隐形眼镜等,都可能导致泪膜的不稳定性,出现干眼的症状。
干眼的分类及危害
干眼按照病因基本可分为五大类:水液缺乏型干眼,脂质异常型干眼、黏蛋白异常型干眼、泪液动力异常型干眼以及混合型因素导致的干眼。
水液缺乏型:因水液性泪液生成不足和(或)质的异常而引起,如Sjögren综合征和许多全身疾病引发的干眼。
脂质异常型:主要由于脂质层的异常(质或量的异常)而引起,如睑板腺功能障碍、睑腺炎睑缘炎等,眼睑的缺损或异常引起蒸发增加等。
黏蛋白异常型:由于各种因素造成眼表上皮细胞(尤其杯状细胞)受损而引起。临床眼表药物的毒性损伤、化学性眼外伤、热烧伤及角膜缘功能障碍、长期配戴接触镜等造成的干眼一般属于此种类型。
泪液动力学异常型:因泪液的动力学异常引起,包括瞬目异常(如瞬目频率降低、不完全瞬目等)、泪液排出异常、结膜松弛及眼睑异常等导致的干眼。
混合型: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干眼,由以上两种或两种以上原因引起。
不同的人患有干眼的表现不完全一样,但是总体而言,基本会有以下感受:眼干、眼痒、刺痛、烧灼感、异物感、畏光、流泪、视疲劳、眼红、分泌物增多、视力模糊或者下降等。
因此,若孩子出现以上任何一种症状,或是经常揉眼、频繁眨眼、眼皮沉重困倦想睡等表现,就要怀疑孩子是否得了干眼,需要及时到专业眼科医院干眼门诊进行咨询及检查,避免延误治疗。
有些家长仍存在认知误区
认为干眼是小问题,无需专门治疗
或是给孩子滴眼药水就能治好
实则不然!!
干眼若不及时治疗,会加重视疲劳,损伤眼角膜,引发眼部感染,还可能引起角膜上皮损伤、加速近视发展、视力下降等问题,严重影响孩子的视力发育和学习成长。而且,引起干眼的病因十分复杂,寻找确切原因,针对病因进行治疗是提高干眼治疗效果的关键,并不能仅靠滴眼药水解决。
如何治疗儿童干眼症呢?
1、 药物治疗
根据孩子具体情况,遵医嘱合理使用合适的无防腐剂人工泪液和抗炎药物。
2、物理治疗
选择合适的非药物治疗方案,如睑缘深度清洁、热敷熏蒸、睑板腺理疗、强脉冲光、lipiflow热脉动治疗及相关家庭护理等等。
对于睑缘及眼表相关因素要标本兼治,如睑缘炎治疗和眼部过敏治疗;对于因全身免疫性或其他原因疾病引起的干眼患者,应协同相应专科共同治疗原发病。
3、一般治疗
不良生活方式是干眼的重要病因,预防干眼首先要重视生活方式的调整:减少电子产品使用时间、注意眼部卫生、纠正不良用眼习惯、增加有效瞬目、及时矫正屈光不正、改善生活环境、保障睡眠时间和质量、保持膳食营养全面等。
合肥普瑞眼科医院颛孙俊杰医生提醒,由于儿童干眼症发病相关因素较多, 家长们日常生活中一定要多注意,做到早期发现和早期干预。泪膜破裂时间、睑板腺分析和角膜荧光素染色等辅助检查可有助于明确干眼症的诊断,因此,一旦发现儿童眼部不适,建议及时来正规医院进行检查,以免延误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