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成了!咱第一个AIC试点基金落地了,一个亿!”建行合肥城东支行投行青年团队抢抓新政策机遇,密切联动建信投资,聚焦科创企业“卡脖子”难题,以“融资+融智+融技+融信”为利剑,凭着股不服输的劲儿,聚力让科创企业“软实力”变“硬通货”。
破浪之志 开拓勇为
“9月24日,监管部门宣布,金融资产投资公司股权投资试点扩大至18个城市了,其中就有合肥。AIC基金资金用途没有还债限制,这可激活了科创企业增量资金的源头活水。”
“趁热打铁,召集大家就是来一起想想怎么让好政策抓紧落地!”
在建行安徽省投行业务头脑风暴讨论会上,青年们正你一言我一语,设想最快切入,抢占新政策市场的途径。基金怎么设?怎么抢先同业?怎么撬动社会资本?一连串问题萦绕在大家心头。
“集团子公司对新设基金出资不超过30%,从基金落地的难易度考虑,我们可以尝试从设立项目型基金或者改造存量基金入手。”
“安徽省基金丛林建设如火如荼,建议重点关注市场上推动成熟,但尚有不超过30%募资缺口的基金。”
“还要看市场需求,围绕监管政策落地,与省、市、区政府投资平台探索设立试点基金的可能性。”
青年们你一言我一语言,献言建策,在思维碰撞中“发挥集团优势、深入挖掘市场”的作战策略逐渐清晰。建行安徽省分行、合肥分行、城东支行三级联动,与子公司建信投资深度融合,建立青年骨干柔性团队,将重点推进的优质项目整理成册,与安徽区域主流投资机构逐一对接,全面洽谈试点基金业务,在广泛摸排中捕捉合作机遇。
“谈不下来就再跑,项目不合适就再找,总之我们锚定目标不放弃。”
经过多轮上门拜访政府单位、多次挑灯夜战下的项目筛选,团队最终在“峰回路转”中得偿所愿,与合肥新站区管委会一拍即合,决定合作搭建项目型AIC试点基金,基金专项支持辖区内科技创新链主企业。
破局之勇 攻坚克难
为在同业竞争中脱颖而出,方案一经敲定,青年团队迅速进入磋商与项目申报阶段。但项目筹备过程中,却出现了变故。
“合肥乐凯最新消息,由于集团国企混改、提升竞争力的迫切需求,本轮引入战略投资需要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突如其来的消息犹如一盆冷水浇了下来。基金设立过程环环相扣,全程基本需要2-3月,20个工作日完成新基金落地像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怕什么,不去尝试怎知做不到,现在就是放手一搏的时候。”
项目负责人的一句话坚定了大家的信心。团队青年们整装再出发,倒排时间节点,前置推演每步推进节奏。项目成员多线并进,前往北京与子公司商谈合作事宜,通过母子联动,快速确定“直投+基金”方案。面对新政策下基金需重拟合伙协议,子公司专家团队带领团队摸着石头过河,与合作方合肥鑫城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鑫城控股”),召开数十次项目方案谈判会,对投资方案进行逐条细化,最终形成了试点基金合伙协议新模板。
15天!建源新鑫基金完成工商注册,之后5天完成基金协议签署、首期缴款、基协备案,20天跑出了私募股权基金设立的“建行速度”。
“建行效率,值得信赖!真是‘化不可能为可能’。”鑫城控股负责人忍不住竖起大拇指。
破茧之力 融通协作
“设立基金还不够,新政策落在科创企业实处才有意义。”
“走,我们得多去企业看看。”
为赋能新型显示行业“强链补链”,团队青年深入合肥乐凯及其上下游企业开展“下基层接地气”调研,挖掘行业市场融资的挑战,促成基金尽早从“设想”照进“现实”。
合肥乐凯拥有国内领先的光学薄膜和功能膜制备技术,填补了我国平板显示上游产业关键原材料领域的空白。然而,企业的成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
“目前大屏、车载、公共显示发展迅猛,行业将迎来新一轮的发展,同业竞争对手正积极建厂建线扩规模、抢市场。我们很盼望能协同建行等战略投资方,助力我们在充分竞争市场‘突出重围’。”合肥乐凯负责人齐总的一番话深深刻进了成员心中。
着眼于合肥乐凯的真实痛点,团队一方面积极发挥集团综合金融服务的优势,与建信投资一同进驻企业开展尽职调查及投资方案设计。同时,充分发挥统筹协调能力,协助企业连接产业上下游,优化投资组合所形成的产业生态圈,力所能及嫁接金融和产业资源。
最终在建源新鑫基金备案后20天内,完成对合肥乐凯股权投资0.7亿元!同时,联动外部投资机构合计对合肥乐凯投资9亿元,圆满完成客户本轮引战。
“企业的需求在哪里,我们的脚步就延伸到哪里……”围绕安徽十大新兴产业发展大局,青年团队延伸“下基层接地气”调研半径至新能源汽车、半导体、新材料等行业,根据不同产业链企业需求,综合利用“股债贷保”金融工具,打造商投行一体化、本外币一体化多元服务模式。(亓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