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冬季的悄然降临,各地银装素裹,铺展开一幅幅宁静而壮美的冬日画卷。然而,在六安市霍邱县,当地的“皖西白鹅”养殖户们却顾不上欣赏这份静谧,依旧沉浸在一片繁忙之中,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是海外的羽绒订单让他们干劲十足。在这里,鹅被统一宰杀后,鹅肉和内脏送往工厂加工成美食或销往各大超市、菜场,鹅绒则要经历粗分、清洗、烘干、精分、检验等更加复杂的手续后才能“出厂”。
过去,白鹅养殖技术有限,养殖户普遍采用的是自抱繁殖模式,养殖效率低,收益只能维持日常开销。近年来,随着当地政府对鹅产业的大力帮扶,不断加强与科研院所、高校合作,培养当地农户学习先进技术,将原先的自抱繁殖模式突破至电器孵化模式的同时,把简单的农户饲养拓展至鹅产品加工、鹅绒制品等,增加了产业附加值,实现鹅产业转型升级。目前,皖西白鹅已成为当地农业特色主导产业,仅羽绒产业年产值已超百亿元。
霍邱县某羽绒制品有限公司计划扩张市场份额,延长产业链,从养殖做起。但建设养殖基地、购买鹅苗都需要真金白银地投入,一时让该公司负责人王总陷入困境。建行六安市分行得知企业面临的困难后,积极行动,对企业创新技术优势和实际经营情况进行了评估,为其办理了“善新贷”。
从鹅肉、鹅肝到鹅绒,一只鹅身上的宝贝可不少,建行六安市分行实现了从鹅养殖为主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家庭农场,鹅屠宰加工企业以及羽毛加工企业全产业链覆盖。分行立足当地丰富的皖西白鹅资源,切实担负起社会责任,着力发挥“龙头”效应,为鹅产业链每一个信用主体量身定制信贷产品。同时,六安市分行牵头制定了《六安市鹅产业综合金融服务方案》,为当地鹅产业发展助力, 截至2024年末,已支持当地鹅产业链对公客户数近200户,投放贷款超2亿元。(商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