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26日,备受瞩目的首届“安徽养联体-中和模式推广与应用大会暨
安徽省中医红外热成像技术亚健康测评服务体系建设暨亚健康专业调理机构规范化建设研讨会”在安徽省合肥市隆重举行,此次会议旨在宣传与推广养联体-中和模式落地安徽,具有超前开拓力,吸引了众多业内专家与专业人士纷至沓来,共同聚焦亚健康问题,探寻解决方案,为安徽地区健康事业的蓬勃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新动力。
本次会议以提升人员对亚健康服务模式的认知为目标,以规范行业经营行为、完善公共服务为坚实保障,全力推动大健康产业朝着高质量的方向飞速发展。通过积极推进线上线下治未病与亚健康服务、AI中医健康智能服务等创新模式,有效促进了就业,助力政府提升就业率,打造安徽中医治未病与亚健康新质生产力服务新模式,强力推动区域亚健康事业的协同发展,为构建健康中国的宏伟蓝图添砖加瓦。
(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创建主任、首席专家孙涛教授致辞)
(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主任、中国亚健康产业总部基地主任朱嵘致辞)
(安徽中医药大学副校长魏骅致辞)
(安徽中医药学会常务副秘书长蒋宏杰教授致辞)
本次会议由安徽中医药学会养生保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安徽省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原副校长:马波教授主持,邀请了众多业界大咖,星光熠熠。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创建主任、首席专家孙涛教授、湖南医药学院校长、中华中医药学会治未病分会主任委员何清湖教授、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中国亚健康产业总部基地朱嵘主任、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付中原副主任、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培训部副主任李继杰、中国中医药研究促进会治未病与亚健康分会张国豪主任委员、安徽中医药大学魏骅副校长、安徽中医药学会常务副秘书长蒋宏杰教授、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副校长张宏教授、安徽中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务处康浩副处长、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科黄日龙主任、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汪美霞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总务科胡瑜教授、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柳星教授、安徽省第二人民医院朱咏梅教授、安徽省明光市中医院治未病科王军主任、安徽泰康教育投资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会林、安徽泰康教育投资有限公司校务委员宋彧、芜湖医药健康职业学院院长孙敬华、芜湖市中医院治未病中心治未病科主任许奎教授、芜湖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治未病科主任马祥教授、芜湖医药健康职业学院副院长方士英、湾沚区总医院治未病科钱正元医师、昆明馨安医院张永清医师、中国美发美容协会孙琍副会长、安徽省美容美发行业协会郑家翠会长、安徽中和家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孔斌董事长、中和亚健康专业调理机构(安徽)建设与运营指导中心主任朱虹及安徽省中医医疗机构专家学者、企事业相关机构、新闻媒体代表等共计300余人出席了此次盛会,共同见证了这一具有重要意义的行业交流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
养联体中和模式:三级网络普惠民生
随着“健康中国2030”战略的深入实施,近年来,医联体模式在全国各地生根发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被称作是“医改新的破局利剑”。而养生保健行业目前发展蓬勃,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因此, 何清湖教授作为“养联体”理论的首创者认为,构建养联体模式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切入点。该模式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共建共享”为原则,整合区域优质资源,打造“治未病中心-基层机构-社区服务”三级服务网络。
此外,何清湖教授强调:“养联体是中医药服务生活化的重要实践,通过标准化建设与协同化运营,实现健康服务‘可及、可测、可管”。
(湖南医药学院院长何清湖致辞)
中和亚健康专业调理机构(安徽)建设与运营指导中心主任朱虹主任在会上介绍,养联体是在一定区域内,以高级别医疗机构, 尤其是治未病中心为主体,联结下面分级的各个县、社区、民营机构、养生保健连锁店等,构成既有特色又接地气、网络化的养生保健联合经营体。在政府的统筹指引下,多个养联体即可覆盖一定的辖区居民,形成上下级机构之间的无缝对接,建成覆盖全省的养联体信息化平台,实现健康数据互联互通。
(中和亚健康专业调理机构(安徽)建设与运营指导中心主任朱虹致辞)
科技赋能:中医红外技术构建风险预警体系
记者了解到,本次会议还重点发布了《安徽省中医红外热成像技术亚健康测评服务体系建设方案》及开展第五次“治未病科建设现状和政策建议研究” 课题研讨会。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项目部付中原主任介绍说:按照“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共建共享”的运行机制,通过建设治未病系列重点项目,结合AI算法,无创扫描快速识别人体亚健康状态,构建安徽省统一的“亚健康风险预警数据库”,为个性化调理提供科学依据。逐步建立多元化、多层次的养生保健服务体系,提升治未病文化内涵,丰富民众养生保健需求。
付中原主任指出:“红外热成像技术是中医现代化的重要突破,治未病中心作为养联体的核心,互相协作,配合上级政府相关部门做好养生保健相关工作,同时也要为基层和社区等机构提供各项指导和服务。”
(中和亚健康服务中心副主任付中原致辞)
规范化建设:培育百家“黄十字”标杆机构
作为国内首个以“养联体-中和模式”为主题的行业盛会,会议围绕亚健康服务体系建设的多项议题展开。其中,“中和养联体”规范化建设、治未病科建设现状调研和政策研究等分论坛议题备受关注。同期还举办了《亚健康调理手册》《国医年鉴》编撰研讨会,为行业标准与学术研究提供重要参考。针对大健康行业目前“散、乱、弱”的现状,本次大会同时发布了《安徽省亚健康专业调理机构规范化建设指南》,启动“黄十字”品牌认证计划,明确机构准入标准、服务流程和监管机制。
朱虹主任解读政策时表示:“规范化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线。未来三年,安徽将培育100家标准化‘黄十字’机构,并建立动态退出机制,确保服务质量。”同时,联合省内高校成立“亚健康调理人才培训基地”,计划2025年为全省输送500名持证专业调理师,夯实人才基础。
未来布局:打造健康安徽新标杆
朱虹主任介绍说,安徽省将以此次大会为契机,实施“三步走”战略:
· 2025年试点先行:建成养联体示范网络;
· 2026年全省覆盖:推动中医红外技术普及至县级医疗机构;
· 2027年提质升级:形成“防-治-养”一体化健康服务体系,居民亚健康干预率提升至60%以上。
本次大会的召开,标志着安徽省健康服务行业正式迈入“标准化、科技化、普惠化”新阶段。通过中和养联体模式创新、技术赋能与行业规范“三管齐下”,加速构建“家门口的健康生态圈”,为全国亚健康事业发展提供“安徽样板”。
未来,随着各项举措的落地,6100万江淮居民将享受到更便捷、更精准、更优质的健康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