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夏傍晚,走进荷叶地街道的明珠创世纪花园小区,道路干净整洁,车辆有序停在划线停车位内;在小区小花园里,居民们悠闲地聊着天,刚放学的孩子们在健身设施上充满活力的运动。
“电梯方便、停车规范、花园景美,住在这里越来越舒心!”居民梁先生,谈起这几年小区的变化赞不绝口。
该小区曾是物业弃管小区,2017年以来,小区居民在浅水湾社区党委的指导下,组建了自治小组,通过“党建引领+居民自治+协同共治”的管理模式,唤醒小区治理内生动能,成功打通无物业管理老旧小区治理“梗阻点”,走出了“共建共治共享”的蝶变之路。
群众自治 集中解决“三件事”
明珠创世纪花园小区是一个建于2002年的商业小区,拥有4栋住宅楼、114户居民。物业纠纷、停车难等问题曾经长期困扰居民。
2017年,随着原物业公司退出,小区面临门岗值守、环境保洁、设施维修等基础服务保障的“真空”困境。“必须有一个有效组织来维系日常管理。”社区书记朱爱娣介绍。这种自治转型并非空穴来风。在15年的朝夕相处中,楼栋长、居民党员、志愿者队伍构建起了紧密的居民互助网络,为自治创造了有利条件。
2017年9月,在社区党委指导下,明珠创世纪花园小区推选出由楼栋长、居民党员和居民代表等7人组成的首届居民自治小组。这一创新的自治模式,不仅填补了物业退出后的管理空白,更为小区治理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居民自治小组协商议事。
自治小组采取边探索边实践的工作方式。小组组长林环介绍,“刚成立时,通过居民议事会,我们集中力量解决三件事:一是停车难,二是收入来源,三是安全卫生管理。我们确立了‘不让居民花冤枉钱’的原则,把居民最关心的资金问题做成明白账,让大家相信我们是靠谱的。”
自治小组成立前,小区仅对内部业主开放车位。“如何盘活现有资源是关键。”林环介绍,考虑到小区周边商务楼宇密集,车流量大,在取得社区和业主同意后,自治小组提出错峰共享车位方案:白天居民上班后,将闲置的20个车位对外开放,并收取一定的租金。这一举措盘活了小区资源,增加了收入来源,使停车区域成为开展自治管理的“活水池”。
这笔固定收入,让小区每个月都有一点新变化:重新规划划线,停车位增多了;新聘的保安、保洁上岗,小区更整洁了;电子摄像头、防高空抛物摄像头装上了,安全感上升了……点点滴滴变化,让居民们看在眼里、暖在心头。
明珠创世纪花园小区环境优美。
“自治小组以身作则,有问题及时处理,对居民以诚相待,大家信任我们,工作开展就更顺畅。”林环介绍,目前自治小组有7名主要成员,10余名后备力量。近年来,小组推动扩建非机动车车位90个,新建休憩凉亭,安装车辆道闸、门禁人脸识别系统等公共配套设施,小区功能日益完善,日常管理更精细,居民权益受维护,焕发出新的生机,小区物业费连续多年缴费率100%。
红色引领 党群同心解难题
走进明珠创世纪花园小区,一部部加装电梯通透明亮,小区加装电梯覆盖率达94%,高于全区老旧小区平均水平。
2021年,因小区业主在加装电梯过程中出现分歧,自治小组来到“党群服务驿站”寻求帮助。随后,浅水湾社区党委牵头成立小区“加装电梯委员会”,由小区党支部书记、党员骨干和居民代表组成。
小区加装电梯,带来便利上下楼的幸福。
社区党委积极搭建协商平台,联合第三方企业召开座谈会、协调会。加装电梯如何表决?如何确定厂家?费用如何均摊?一件件关乎居民幸福感的事务被摆上桌面共同讨论,集思广益,最终达成一致。2022年初,小区15部加装电梯全部投用。
如今,居民们有大事小事都愿意到“党群服务驿站”说。“这里不仅是议事平台,更是连心桥。”社区书记朱爱娣介绍,驿站集党员教育、志愿服务、居民议事于一体,不断发挥基层组织效能,协调整合基层治理资源,搭建协商议事平台,充分激发小区治理活力,累计化解民生问题10余件。
多元共治 共建家园添活力
明珠创世纪花园小区的东北门,是孩子们放学后最爱去的“小花园”,这里不仅有各种体育设施,还种有蔷薇、梅花、葡萄等,一年四季皆成风景。
这里原是小区后门的“边角地”,2024年,自治小组代表和社区在“党群服务驿站”商议后,由社区党委牵头,联合共建单位,共同认领改建闲置空地的微创投项目,引入社会资源合力破解治理难题,提升小区环境和居民满意度。
小区“小花园”是孩子们喜爱的“休闲乐园”。
针对小区自治中的难点、痛点问题,浅水湾社区坚持以党建引领为核心,以居民需求为导向,以增强居民融合为目标,探索建立了“一核多元,融合共治”的小区治理模式。通过积极推进共建单位、社会组织、居民等多方力量共同参与,定期召开联席会议,充分发挥各类群体、各方资源参与治理的积极性,拧紧基层治理“一股绳”,及时解决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破解小区治理困局。
2024年8月,自治小组、小区党支部、红色小管家等联合成立物业管理委员会,共同管理小区事务,依靠居民的智慧和力量解决身边的烦心事。
居民使用健身设施锻炼身体。
“自治小组发挥主力,社区引导和辅助,让居民小事不出小区。”社区书记朱爱娣介绍,居民自治的有效运转,激活了小区“造血”功能,激发了居民参与热情,让共建共享成为常态,实现了从老旧小区到幸福家园的“逆生长”。
来源 | 王芳芳 朱琛琛 陈莹莹 葛庆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