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7点,家住彩虹家园的李先生像往常一样,步行5分钟来到长江西路青阳路桥下停车场取车。“这个停车场解决了我们停车的大难题!”李先生边说边展示手机里的共享停车月卡,“月租金200元,非常亲民,关键是再也不用每天‘抢车位’了。”这个由高架桥下闲置空间改造的停车场于今年4月份投用,它正是蜀山区盘活城市“边角料”的生动实践。
停车场实行共享停车,价格亲民。
长江西路与青阳路交叉口位于繁华的五里墩,周边聚集着彩虹家园、青阳新村等多个住宅小区,“停车难”成为困扰市民的“心病”。经走访发现,长江西路与青阳路交口的高架桥下有约2000平方米空间,处于闲置状态。“我们积极协调对接多个部门,促使该处高架桥下的闲置空间完成‘变身’。”蜀山区城管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今年初,蜀山区启动“桥下空间焕新计划”,对该处闲置用地实施改造,安装智能道闸和监控设备,将这片“城市边角料”转化为配备50个标准化停车位的便民停车场。同时,引入“共享停车”模式,白天可满足周边商超临时停车需求,夜间则通过共享平台向居民开放。
停车场配备50个标准化停车位。
桥上,一辆辆汽车飞驰而过;桥下,车主跟随停车场标志指引,由东向西轻松驶入停车场。这个停车场位于长江西路高架桥下,通过科学布局设置2个进出口,宽敞整洁。
据介绍,该停车场总共开放夜间共享车位30个,包月价格为一个月200元,共享停车时间段为当日18点至次日7点,居民可通过合肥停车APP办理。同时,临时停车收费则按照政府指导价来执行。“现在下班回家都有‘专属车位’,再也不用绕圈找位置了。”青阳新村居民王女士对此赞不绝口。
蜀山区的停车资源盘活不止于此,据统计,今年以来,全区新增5处错时共享停车场,提供泊位420个,引导2处由闲置地块、桥下空间改造的临时公共停车场完成备案手续并对外开放,释放停车泊位410个。
“我们建立了‘一地一策’推进机制。”蜀山区城管局停车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对权属清晰的闲置地块,采取“政府引导+企业运营”模式;对公共场地,如桥下空间,则由属地进行统一整治后纳入公共停车管理体系。所有新建停车场均接入智慧停车诱导平台,通过合肥停车APP,可实现余位查询、无感支付等功能。
新建停车场均接入“合肥停车”APP,实现余位查询、无感支付等功能。
据了解,近期,蜀山区还将利用闲置用地建设3个标准化停车场,分别位于丁香路与东至路交口高架桥下空间、西二环与高塘湖路交口高架桥下空间和荷叶地路与祁门路交口北侧空地。项目总面积10798平方米,硬化停车场面积约为8000平方米,计划建设车位273个。
从闲置空间到智慧便民的停车场,蜀山区通过精细化治理实现了社会效益与城市品质的双提升。这种“向存量要空间”的创新实践,有效破解了城市停车难题。
来源 | 卢冰清 张前程 葛庆钊 季云冈